close

台中20號倉庫自2000年6月正式營 運以來,至今已邁入第十個年頭,尊為「鐵道藝術網絡」(舊名「鐵道藝術村」)第一站的標的,十年間吸引超過百位中、外藝術 家進駐,舉辦過無數個展、聯展及相關活動,對於中部地區的當代藝術推廣具相當貢獻。委託橘園國際藝術策展公司經營的合約於十二月底到 期後,文建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將親自接手經營! 

在這個重要的分脊點,20號倉庫的主辦單位文建會文資籌備處,特 別請營運單位橘園策畫了「一日‧十年-20號倉庫駐村藝術家聯展」,邀請十位曾經駐村的藝術家重返倉庫,為這值得紀念的歲數留下 註腳。十年寒窗創作,幾位創作者如今已頗富盛名,包括游文富,世界人權日於景美人權文化園區的裝置創作遭政治人物施明德妻子陳嘉 君破壞事件,引起藝界嘩然。事實上,游文富的作品早已受到肯定,例如知名品牌愛馬仕曾邀請櫥窗設計…。 

身懷絕技的還有李俊陽,他在視覺藝術界受到矚目外,於劇場(金枝演社)、電視、 廣告的演出也闖出一片好成績;洪易的作品深受兩岸三地大眾歡迎……。此回,先後來到20號倉庫駐村的參展藝術家,作品 在展場中交織出屬於倉庫的「真實且具體的時間」。關於時間流轉的記憶,我想,不僅僅是創作者獨有,猶如策展團隊所言「如果 說藝術是直覺最外顯的形式,那麼『時間』唯有在呈現藝術的當下被捕捉與體驗」。因而「一日‧十年」與其說是以時間為主軸的展覽,毋寧 說是以時間為名的記憶拼貼。

這段日子,展場裡堆疊了不少的相遇影像,每一段剪影構築出藝術家和觀者在空間的 真實經歷。回首20號倉庫的開端,幾位創作者首度闖入這個後火車站的秘密花園,當時的省文化處97年開始 構思、醞釀計畫,98年完成規劃及藝術家徵選並預展、宣告開放,雖然99年遭逢921大地 震,幸運的是,在隔年的2000年終究確定經營,由橘園建立當代藝術發展的雛形,三年後由表演藝術團隊加侖工作室接 管,再之後,橘園又戲劇性的接掌這個藝術實驗場域。 

而近年來,20號倉庫受官方垂憐關愛程度不如當年,於經費補助 預算比起當年可說是腰斬折半為400萬,軟、硬體環境慘澹許多。特殊的地理位置,讓初訪者容易與同為復興路上的創意園區混 淆,也是長年困擾。然而文建會確定接手前,還是讓一些有志者興起意願想要放手一搏,但顧及倉庫內多處漏水遲未修繕等等問題,以 及衡量收支是否可能取得平衡或是否產生多一些的實質效益,最後仍宣告放棄。 

文資籌備處的接管,衝擊著十年來關心當代藝術發展的人士,下一步將會如何?最引 人好奇。大家憂心的無非是,空間經營是否交由藝術專業管理者執行?又是否可秉持客觀、多元?是否落得「閒置」?或實驗性格會否被大幅 轉向?十二月中旬截稿前,電洽倉庫得知,文資籌備處尚未聯繫交接事宜,未來經營計畫也尚未清明。〈本文刊載於典藏今藝術2010年1月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msum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